怡客的咖啡廳,音樂優雅的飄揚,等待著一段故事開啟。
在角落,一塊屬於我們舒坦的分享區,女孩滑開手機頁面,我看見了…
一張照片,一片花海,媽媽和女兒牽著彼此的手,身旁高大的繡球花,襯托二人的背影。
那是女孩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畫面。
回顧這段關係,女孩聯想到的是:由一本書串連起的記憶。
那是母親和女兒在愛中溝通,只因為在乎彼此的故事…
《擁抱不完美》這本書,是一本讓女孩感動萬分的梳理,無法一次看完,只能分次將它看完,
每次閱讀總是觸動內心,讓她哭得很激動。
這令女孩憶起和媽媽在關係中,從上對下的相處走到如今像是朋友的歷程。
「我在你的心中,會不會不是好媽媽?」
當女孩和媽媽分享這本書,女孩的媽媽很深的沉澱與整理,緩緩和女孩問道。
背後有些擔心、有些在意。
「我覺得你在我心目中是一個好媽媽,從來沒有人教你怎麼當好媽媽,
我也不曉得自己是不是好女兒,但因為我們深愛彼此,所以願意學習怎麼當個好媽媽與好女兒。
這趟路,透過不斷地溝通與學習,相信我們能更了解彼此,成為更好的母親與小孩。」
這是女孩給母親的回應。
接納媽媽背後的擔心與關心情緒,用一份很深的同理與陪伴支持。
就像擁抱不完美的書中有一段很美的文字,是一位母親回應她的孩子:
「不管你什麼時候開花,都可以。」
這段話…讓我彷彿也看見了,一雙擁抱的臂膀,在此刻接住了另外一個生命,
而被接住的生命也緩緩打開心扉,用力安心的抱回去。
擁抱的過程中,滿滿願意的等待,和彼此一起前行的信任在彼此之間漫延開來。
究竟是媽媽抱女兒,還是女兒抱媽媽?
模糊的視線讓我看不清界線,或許從未有誰先開始的清楚分野。
這份在意早在好早好早就連成一片。
在說出一起成為好媽媽好女兒的這席話時,這份對彼此的在意,明白完整的呈現在眼前了。
女孩透過這本書開啟的對話,回溯一路走來的歷程,貫穿從過往到現在與媽媽的關係。
小時候多少會有叛逆的時光,曾是讓父母頭疼不曉得如何教育的孩子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成長,發覺自己越來越有能力的同時,父母則正逐漸變老。
然而,在這樣的過程中,看著爸媽的頭髮冒出一根根白髮,
女孩開始覺察到自己有能力承擔,肩負起照顧的責任,那是一股…不知該如何形容的甜蜜負荷。
女孩現在和媽媽之間,就像是朋友一樣。能給對方很多的空間溝通、真正的瞭解彼此。
那一份互相同理的在乎,在每次一起出去玩的過程中,常常有很多的照片。
因為越長越大,女孩希望出去可以一起拍照記錄回憶,留下一張女孩和媽媽都很喜歡的照片。
一開始媽媽對拍照有點排斥彆扭,只願意拍幾張照片,但到後來回家發現對照片不甚滿意。
後來兩人形成共識,每次出門至少拍一張兩人都滿意的開心的照片。
從兩年前開始,每次拍二三十張照片,累積下來預估大概超過2000張,這張繡花球也是其中一張。
安平古堡、赤崁樓、學士服、碩士服…
每次出去都會拍照記錄,累積下來數量越來越驚人,跟媽媽感情也因此越來越好。
這份關係,讓很多人稱羨。但這也是女孩和媽媽一路努力走過來很多的點點滴滴,並非一蹴可及。
曾經,媽媽對待女孩如同管教,上對下的背後,反應的是關心。
如同國中老師打電話給媽媽說自己穿耳洞,媽媽就會覺得老師說什麼就是對的,
但是其實那是自己本來的身體特徵。這種好像在上方的陪伴,讓女孩感到心並不是貼的很近。
女孩多麼想,讓媽媽聽到心中真正的聲音呢…
隨著越長越大,女孩因為在意,因為對媽媽的愛。
從不斷溝通找出,屬於兩人之間可以互相理解的溝通模式。
以前女孩只會說結論,例如說想讀研究所,因為有興趣。
但在對話的過程中,女孩看見媽媽的擔心背後的在意。乘載著這份情緒,女孩會讓媽媽知道…
「她想做的事,以及為何會想做。她想做的事,經歷了哪些經驗的起承轉合。
她想做的事,做好了哪些準備與評估,擁有哪些資源。」
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想讓媽媽安心,讓她相信的背後,雖然溝通要花很多時間,卻很值得。
因為能媽媽知道女孩的心,女孩也能感受媽媽的情緒。
女孩一直用行動告訴媽媽:「面對人生,我做好準備了。我不會讓你擔心。」
甚至女孩不只用說的,更會帶著媽媽一起參與,
帶著媽媽一起參加體驗教育老師的講座,讓她瞭解自己正跟著怎樣的老師學習。
這番來來回回的歷程,女孩知道這很不容易,需要花很多時間,
因為有時候生活壓力也會很大,父母沒看到也就不能理解。
但是因為女孩在乎這段關係,改變正慢慢發生…
剛上大學時,遠從南部上來台北。
媽媽有時候會有很多擔心與不安,每晚都會打視訊的電話,想看看女孩。
地理位置的距離彷彿會讓媽媽覺得女孩離她好遠,好遠。
女孩體察到媽媽的感受,透過一次次溝通談心,
更具體的說明,與每天打電話和媽媽分享近況的實際行動。
有時候不只是自己分享,也聽聽媽媽分享日常生活的近況,或就讓視訊擺著,
彼此在同個空間做事,適時的回應。
這份同在,就是要讓媽媽知道—即使我們相隔很遠,我也在意你,並且把妳放在心上。
逐漸的,女孩和媽媽建立了默契與信任,
因為女孩把自己照顧好,打理好自己的一切,讓媽媽看到,並感受到的安心。
最後,彼此間已從上對下的管教,到現在可以坦然且毫無保留的溝通。
這份彼此想溝通的願意,讓關係也跟著透明起來,真正想說的、在意的都亮了起來。
女孩用老師的一句話提醒自己:「擔心不是不好,讓人擔心的是,不知道為何而擔心。」
正因為在意,所以擔心。女孩用行動告訴媽媽,我看見了你的擔心,我們會一起走過這段路程。
經歷了這段歷程,女孩表示:
「其實家人更需要同理與關心,有時候我們對家人的關係反而比外人少,
不要覺得家人之間什麼都是理所當然。看見家人背後對你的在意,同時表達自己想要做的事,
溝通需要的是『耐心』與『體貼對方的心』,更重要的是,
用行動讓父母相信你做得到,並且能照顧好自己。」
坐在桌子對面,我感受到一份對愛的在乎與責任,從女孩堅定的雙眼射出,非常有力量…
不經好奇一問:
「是什麼力量支持你對面對關係中溝通來來回回經歷諸多情緒起伏,
支持自己走下去堅持溝通同理?」
「因為我愛我媽媽,所以不希望讓她感受到我到外地讀書好像會失去我,而覺得我很陌生,她是我的重要他人。
我和媽媽說…未來工作或許不會常常陪伴妳,但我不會讓你覺得我消失或離你很遠。
我認為「跟家人關係」是除了尋找「我是誰」、「人所為何而來」外,最重要的事情。
父母賦予我生命,而能成為母女,一起走在學習路上,
是難能可貴的緣分,都有一定課題需要學習。
學習路上我會思考如何做更好。真的很希望這段關係可以圓滿,不想要留下任何遺憾。
生命很脆弱,不曉得何時會失去,趁一切來得及就要把握當下。」
語畢,故事也順著打烊的聲音畫下序幕,
要離開咖啡廳的我們再次好好注視那雙牽手的畫面,用畫的在圖紙上呈現。
感受到一股好深的在意,因為愛,使人更能同理彼此。
好像,慢慢的瞭解那雙牽著手的背影想和我們的傾訴,
有著一份還會繼續走好遠好遠對彼此的關心,正在說:「我會繼續牽著你一起走下去。」
繪於2017.08.23 與女孩在溝通中體會愛與責任的平等與同理
<本文經當事人同意分享,感恩女孩的奉獻,將力量用愛傳出去>
留言列表